(文/解红娟 编辑/马媛媛)上市地位对物企而言正在失去吸引力。
9月26日,华发物业服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有关根据公司法第99条由要约人以协议安排方式将该公司私有化的建议及建议撤销公司的上市地位,于2024年9月25日(百慕达时间),法院发出其就裁决聆讯的判决,据此,法院批准该计划(并无修订)。
假设所有未完成条件获达成或豁免(如适用),预计该计划将于2024年9月26日(星期四)(百慕达时间)生效。
倘该计划并未于2024年11月30日(即最终截止日期)或之前生效,则该计划将告失效。
华发物业服务表示,公司已申请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而联交所已批准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自2024年9月30日下午四时正起生效。
华发物业服务退市或许与华发物业服务本身的业绩表现有关。
作为首家披露2023年财报的上市物企,华发物业服务营业收入和利润均有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华发物业服务实现收入为17.7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5.99亿元增长11.0%;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93亿元同比增长28.8%。
进入2024年,华发物业服务仍保持业绩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发物业服务报告期内收入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22%;毛利达2.334亿元,同比增长8.8%;期内溢利为1.219亿元,同比增长15.5%;股东应占溢利1.22亿元。
业务方面,华发物业服务基础物业服务收入为7.34亿元,占总收入的72.7%,同比增长23.4%;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8580万元,占比8.5%,同比增长16.9%;其他增值服务收入为1.9亿元,占比18.8%,同比增长18.9%。
资产和负债方面,华发物业服务非流动资产为1.02亿元,流动资产为9.57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总额6.37亿元,非流动负债总额5402.1万元,资产净额3.69亿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发物业服务的总收费建筑面积约为3654万平方米,较2023年6月30日约2997万平方米增长约21.9%;华发物业服务的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6370万平方米,较023年6月30日约5820万平方米增长约9.5%。
换句话说,无论是规模还是业绩表现,华发物业服务的表现都一份优异。
但近年来,华发物业服务股份交易流通量长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股份于截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止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期间平均每日成交量为每个交易日约5,995,537股、4,243,516股及3,541,433股,分别仅占于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总数约0.06%、0.04%及0.04%。股份交易低流通量可能让计划股东难以在不对股价格造成负面影响情况下进行大量场内出售。
另外,在最初提议私有化之时,华发物业服务曾正面回应过私有化的原因。
公告称,该建议旨在为计划股东提供机会,以较现行股价具有吸引力的溢价,将其于华发物业的投资变现为现金。注销价为每股计划股份0.29港元,较“该建议的条款”一节所述期间股份在联交所所报每股平均收市价溢价介乎约30.63%至约70.59%,并较于2023年12月31日每股股份的股东应占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溢价970.11%。
因此,该计划为计划股东提供将其投资变现以换取现金的直接机会,并将接纳该计划所得款项重新部署至其他投资机会。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私有化通俗来讲就是退市,其实也是一些企业发现上市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一方面,这意味着上市融资的渠道变窄了,另一方面,是股票价格对企业的市值管理造成了一些压力。
严跃进指出,物企私有化背后是多方面考虑的,例如格力地产、华远地产、美的置业、格力地产、冠城大通等多家上市房企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都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出现一个重大的调整。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指出,华发物业选择私有化并撤销其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这一决策往往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发展的战略考量。私有化后,公司可能能够更灵活地调整其业务结构、战略方向以及资源配置,无需再受上市公司的诸多公开披露和监管要求限制。这有助于公司更高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在江瀚看来,私有化通常意味着公司股东将失去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其股份的机会。然而,如果公司管理层能够向股东提供合理的补偿方案,并证明私有化对公司和股东的长远利益更为有利,那么这一决策可能会得到股东的支持。此外,私有化后,公司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如分红、回购等)回馈股东,以弥补其无法在公开市场上交易股份的损失。
“从市场反应的角度来看,华发物业的私有化计划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产生一定影响。”江瀚分析,在私有化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可能会出现波动。然而,如果市场普遍看好公司的私有化前景,认为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那么公司股价可能会受到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