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75载:从35岁78.6岁,中国从“养老”迈向“享老”新纪元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10-09 00:00:54

(文/王力 编辑/徐喆)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领导下,我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至78.6岁,超越中高收入国平均水平,而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养老经济与健康融合成为新引擎,也预示市场蓝海与经济增长新机遇。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至2024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突破2.8亿,占比攀升至19.8%,预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4亿,占比达35%。这一巨变,既是对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考验,也为银发经济的崛起铺设了康庄大道。

面对老龄化挑战,中国养老产业迅速响应,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涵盖养老地产、智慧养老及长期护理保险等多元化选择,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

与此同时,全民健身热潮席卷全国,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体育事业与民众健康意识同步提升,全民健康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历史,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经历了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从“农村改厕”到“厕所革命”的飞跃式发展,展现了国家对于人民健康的深切关怀与不懈追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均预期寿命翻倍增长,孕产妇与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彰显了中国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成效。

从“养老”到“享老”: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银发经济的崛起

2024年,新中国迎来了75周年华诞。在这75年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养老”到“享老”,中国正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老龄化应对之路,而银发经济的崛起则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银发经济,顾名思义,是指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总和,涵盖了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休闲旅游、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银发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据《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9)》预测,2018年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到2022年将达10.29万亿元,到2050年则将增加到10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从2018年的9.78%上升到2050年的33%。这一庞大的人群有着独特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使得他们在健康保健、旅游休闲、智能家居等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片蓝海市场,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以老养老模式_从养老到享老_

截图来自平安证券

在中国,银发经济的崛起已经初具规模。一些企业已经在探索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健身课程、社交活动和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方案。

然而,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依然尖锐。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年轻劳动力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到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许多地方面临专业护理人员的短缺与服务设施的不足。因此,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

面对这些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做了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整体部署。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无疑将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鼓励企业针对老年市场需求进行创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此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以房养老”等新颖的金融产品,以缓解家庭财务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智慧养老将成为老年人生活的标配。通过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手段,提升老年人的居家养老体验。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也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以黑龙江为例,该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养老和康养旅游产业。黑龙江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生态养老基地和康养旅游示范区,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老年群体前来养老和旅游,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黑龙江还注重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区域合作、整合资源、共享信息等方式,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除了养老产业本身受益于“银发”红利外,全球金融市场也会迎来新的机遇。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表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养老金融的基础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养老金金融是“基础”,养老服务金融是“补充”,养老产业金融是“支撑”,三者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畅通多元化的养老产业投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多方社会资本参与银发经济发展,将为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